
一本名為《海外飛鴻:友人書簡》的書中,曾經提出過很多警示意味很濃厚的勸告,大意是不要削尖腦袋出國。現如今,有加拿大新移民發表肺腑之言,例數移民的辛酸,很多表面風光的物事,裡面所包含的東西往往是可以隱瞞和美化的。
首先需要明確的是,移民的本質因為對以往生活不滿,而去勇敢追求美好的事物。當年生活無憂的中原大族,會像沿海貧苦漁民一樣冒著驚濤駭浪九死一生到南洋尋找機會嗎?現在雖然移民沒有那麼危險,顯然很多人也是因為在國內遇見了一些問題,想尋求轉機。
那麼加拿大有哪些吸引人之處?
空氣、食物、言論自由(相對的)、公平、醫療、教育、社會福利、房價、名牌衣物……這些都能得到滿足。
但最為關鍵的一點是,您得是有競爭力、願意努力工作的人,否則再哪裡都會出現問題,都無法翻身。
試想一下,不努力工作,沒有錢,只拿政府補貼退稅,生活會好嗎?
花每分錢都要精打細算,可能租住在地下室,你會被房主催交房租和水電費,房子隔音好差,去不起餐館,即便穿上了所謂的名牌,但款式還不如地攤貨,除急診外生病不能直接去醫院,藥費報銷多少與你交的保險費成正比……
如果要過這種生活,移民出去可能還不如在國內吧?
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,一樣需要你努力付出才會有收穫,國外的福利再好,也不會去養大批量的米蟲,尤其還是新來的米蟲。
近期小編就遇見兩個案例,一個是在國內高不成低不就,辛苦的工作不願做,動腦的工作做不了。在某些黑心中介的忽悠下,賣了父母房子移民加拿大,一心嚮往加拿大的高福利生活,以為不用努力工作就能得到優渥的生活,現在呢,悔不當初,覺得生活比在國內還苦。是啊,在國內還能啃啃老,找親戚朋友幫襯幫襯,這一出國,父母親戚都鞭長莫及。雖然小編也是在移民公司工作,但是真心勸那些一心想去吃福利的朋友們洗洗睡了吧,別做夢了,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。生活壓力小一些的國家,也不是沒有壓力,天上不會掉餡餅。
另一個是夫妻兩個一起走的,跟上一個案例極為相似,夫妻二人都屬於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人。當年聽了某些中介說,在加拿大隻要生孩子,孩子的牛奶金就足夠生活等一些宣傳,移民了加拿大。至今夫妻二人已經生了三個孩子了,據說還要繼續生。沒錯,加拿大兒童福利是相當高的,各種補助金,牛奶金想要滿足一家人生活,確實可以。但是,吃飽穿暖並不代表生活幸福,但靠這些福利能讓你一家生存,可那卻不是生活。
移民加拿大,也許真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美好!上天只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頭腦!